“上千条”鲤鱼齐聚长江边,嬉闹不怕人,网友:想去钓鱼
长江生态衰退的最显著特征,是野生鱼种群的减少。
对此长江君深有体会,因为野生鱼密度急剧降低,因此我们在长江边走访、调研时,已经很难在水面看到有大鱼游动现身。

然而最近,一位网友称自己去长江钓鱼时,却碰到一幕离奇的景象:江边的浅水区,竟然有一大群鲤鱼聚集,翻波嬉戏,“旁若无人”...
“老远就听到好大水声,过去一看我都惊呆了,一条江岸都是(鲤鱼),感觉有上千条了...”
这位网友陆先生表示完全难以置信——什么时候长江里的鱼这么多了?
浅浅的江边,水深不到半米,却有许多个头在一两斤甚至数斤的大鲤鱼四处游动嬉戏,且不时拍出一大片水花,非常的“热闹”...
这一幕在如今的长江边,确实非常的罕见,令人大感新奇和疑惑,这么些鱼是从哪蹿出来的?
因此,这位目击者第一反应,就是有人在附近放生了!
这些鱼是放生鱼吗?
放生鱼因为大都是养殖鱼,被放生到自然水域后,往往非常不适应,因而会成群聚集在岸边,“茫然”游动。
比如前不久在湘江边,就有人发现大量鱼群在江边乱石滩,非常反常,当时长江君就判断这些鱼群为放生鱼。
湘江边徘徊不去的放生鱼群
然而,在长江边“嬉闹”的这些鲤鱼群,则不像是这种放生鱼——放生鱼往往不会如此活跃,并且从其金黄色的鳞片、鲜红的尾鳍来看,大概率是野生鲤鱼...
其实,根据长江君的经验,这些大量聚集在长江岸边的鲤鱼群,并非刚被放生的养殖鲤鱼,而是一群实打实的野生鲤鱼。
它们之所以聚集在岸边,且毫不畏人,是因为它们正在“甩籽”——也即成群聚集配对产卵,一些老渔民也称为鲤鱼闹滩。
正在“甩籽”的鲤鱼
这是鲤鱼的一种繁殖习性,因为岸边浅水水温较高、水草较多,且一般没有大型掠食鱼出没,很适合产下的鱼卵孵化和小鱼苗存活...
因此,这是一种自然现象——鲤鱼的繁殖高峰期在3-6月,以前住在江边的老乡、鱼苗,应该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,并不稀奇。
只不过,在如今的长江生态背景下,这种茫茫多野生鲤鱼聚集浅水的场景,可以说非常的罕见了!
(因为以往的电鱼、渔船来往频繁,许多鲤鱼群已不敢靠岸产仔,如今在长江边还能再看到这“久违”的一幕,可能也是得益这两年实行的长江全面禁渔政策)
一条江岸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大鲤鱼游动,水花四溅,黄鳞红尾不时翻波出水,可以说很壮观了...
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,这样“大鱼攒动”的一幕更是令人心痒难耐——有喜欢钓鱼的网友好奇表示,这些鲤鱼能钓的起来吗?
这就很难说了,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鲤鱼无心进食,根本钓不起来,有人则认为繁殖期的鲤鱼需要大量能量补充,只要掌握了方法很容易“爆钓”..
不过,长江君认为,虽然垂钓不在长江禁渔之列,但这种处于繁殖期的野生鱼,最好不要垂钓,让其顺利繁衍生息,生态恢复之后,才是更佳的垂钓时机!
微信公众号xgjjw123
相关信息:
上一篇:7已经到顶了
下一篇:·男子河边钓上一条鱼,认真一看蒙圈了
·水库的大坝处,水深鱼多,为什么很少有人在这里作钓
·夏天到了,晚上野钓的朋友们千万要注意了,别跟我一样
更多类别
相关内容

声明: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若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,我们会即刻删除。本网会员的言论,仅代表其个人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本站所提供的信息,仅供参考,不作为你投资理财的依据。